長在沙漠邊緣的"國貨之光",甜到嘎嘣脆!
發布時間:2022-04-29 14:38點擊量:
除了棗樹還是棗樹,不難體會,魯迅先生的孤寂之感。前不久小編去了一趟新疆不曾想對這個從沙漠里走出的棗子起了復雜的心情。有期待、甜蜜、驚喜也有寂然倔強和敬佩。就是它被超多人念念不忘的招牌爽不讓冬棗,下面百果園官網小編就簡單為大家科普一下。

“咔嚓”一聲,甘甜汁水瞬間迸裂在口腔。細細咀嚼三兩下,一整顆的甜蜜勁兒彌漫到喉頭,舒滑入肚腹,滿滿圓熟的甜蜜光輝。據說,咱們董事長在新疆第一次吃到它時,覺得比他以往吃過的棗子更加脆爽,不由脫口贊嘆道:“爽!當仁不讓!”后來,“爽不讓”冬棗就從此流傳開來。爽不讓冬棗特約合作基地,位于新疆阿拉爾市,這里北接天山,南達昆侖,毗鄰“母親河”塔里木河,距離塔克拉瑪干沙漠僅十幾公里。這個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的城市,被大自然額外地賜予了一份甜蜜。不僅出產的瓜果品質俱佳,冬棗也出落得圓潤飽滿、肉質瓷實,清新爽脆,甘甜如蜜。長達15小時的日照,晝夜溫差達20℃,充沛的光熱資源和無污染堿性沙質土壤,非常適宜冬棗的生長和糖分積累。每年春夏季節,純凈的天山冰雪融水奔騰而下,為干旱的土地帶來勃勃生機。
在惡劣的環境中想要存活就必須經受住最嚴酷的考驗,這一點不論是對人還是果子都是如此。10年前,老何懷揣著對綠色農業的希冀和這片土地的熱愛,從四川到新疆,開始了新的創業。很難想象,10年后他們建成了新疆最大的冬棗種植單體園區,卻未曾盈利過。種植業對遠見、管理、技術以及耐心,都是巨大的考驗。但老何說“就想在新疆這片純凈的沒有被污染的土地上,種出品質最好的棗”。為了種出好吃的冬棗,爽不讓的合作伙伴之一老張夫婦不惜賣掉北京的房子堅持按照綠色標準種植,把棗園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老張說,他退休后的夢想,就是在最好的土地上種出最好的東西。正是有以老何、老張夫婦為代表的南疆墾荒人,一邊革新,不斷摸索改進種植和配套,一邊堅守,不忘初心和品質,才有了如今的沙漠明珠——爽不讓冬棗。全國內陸各地的農人奔赴沙漠腹地,赴一場為期一個月的收獲之約。這是一年中基地最忙碌也是最熱鬧的時候。

規?;N植的冬棗,在采摘上也特別講究。首先,判斷果子的成熟標準就是技術活,要果子底部泛黃,果皮呈絲紅、點紅的才能采;一棵樹按照成熟時間采摘要30多天才能采摘完;其次要在小桶的四周裹好絨布,細心呵護防止碰傷。最后是時機,采摘后1個小時內運回加車間,去除田間熱,進行分選和入庫。新疆地處偏遠,但我們要求采摘熟度更高。等待冬棗慢慢成熟,再與時間接力賽跑。這場與時間的較量,唯一的裁判就是“好吃”。有人說買冬棗不敢選太大個一怕不甜,二怕不脆。想必是沒有吃過爽不讓吧大快朵頤的滋味。棗是我們國家特有的水果,種植歷史悠久,食用、藥用價值高。新鮮的冬棗,除了脆甜爽口的優越口感,還擁有令無數瓜果仰望的豐富營養物質。據美國農業部食品成分數據庫,按照每100g食物中VC含量為標準,冬棗的VC約為奇異果的2、3倍、檸檬的5、3倍、蘋果的70倍。
新疆舉目可見的戈壁,似乎更能激起人們心靈的漣漪、生命的遙想。當清新脆爽的爽不讓冬棗,化身舌尖上的精靈,或許在嘎嘣脆的間隙,你能聽到源自心底久違的滿足喟嘆。爽不讓冬棗,不僅來得晚還走得快一年僅30來天賞味期想試試它果大肉厚的脆爽體驗就抓緊時間到門店嘗一嘗吧。更多水果資訊可關注百果園官網。